我的相片
Flensburg, Schleswig-Holstein, Germany

27.5.07

四色馬鈴薯泥

馬鈴薯真是懶人福音,對切四半下水煮到天荒地老都不會有事,壓成泥後手邊有啥就拌啥進去,再不濟純用鹽調味也有單純的美感,吃不完可冰可微波可烤。這次生產出四色馬鈴薯泥(不是四個顏色,是四種,每日一詞教學完畢),馬鈴薯、奶油、鮮奶油是基本班底,其他配料準備了酸奶油、培根,帕碼森起士,巴西里。

首先介紹兩樣新工具,馬鈴薯泥擠壓器和塔狀刨絲器,Masher是在BR4買的,橘色的柄很可愛,NT2xx,BR4另有孔狀的產品。刨絲器是在微風的手創館買的,其實BR4有更可愛的,只是台隆的比較大隻而且送兩隻不知所謂的湯杓。


Masher其實可有可無,主要是份量問題,一兩顆馬鈴薯之內用叉子湯匙還可應付,反正最後拌進去還是得用湯匙(有刮杓更好),處理大量的馬鈴薯泥時Masher的優點才會顯現。

我用的是最懶得方式,剛剛說了對切四半丟水煮蓋蓋子蓋到看完HBO為止,所以我也不知道到底馬鈴薯泥該煮多久,反正就是水沸了關小火蓋蓋子,廣告時拿叉子去兔一兔,看看軟了就可以起鍋了。起鍋之後要不要沖冷水都可以,沖了一樣會燙手,不過據說對去皮有幫助,反正總是有辦法讓他們分開就對了,去馬鈴薯皮連費曼都沒辦法有個好方法解決。

在馬鈴薯慢慢變軟之時,先準備一下之後要用的配料,生培根進烤箱烤兩次烤到脆(微波到脆會導致被老娘痛打一頓之後半夜擦微波爐的慘狀),然後看各人喜好,愛吃大顆粒就用手隨意剝,喜歡細一點的就用刀子切,我是用前者,隔了一陣子再弄,因為剛烤出來好燙。帕碼森起士就是刨絲,粗細不論,反正總會融化。巴西里酸奶油現成,不用處理,要用再拿出來。

製作過程大概就是把馬鈴薯撈起來,去皮,壓成泥,丟奶油,攪拌,然後用鮮奶油/酸奶油調整濕度,最後再把配料喇進去,中途可隨時加鹽跟胡椒調整,方便吧,如果有個可以隔熱的大盆子,妳還可以抱著邊看電視邊喇,當然用攪拌器也是可以,會讓成品更細緻,只是我不喜歡吃嬰兒食品。

只趁起鍋才好吃的東西不算太完美,涼了或是冰過再加熱、再處理也好吃的才厲害,這次我也打算實驗這個部分,裝盒後放涼進冰箱,改天再來報告後續食用狀況。

以下是真相區

四盤一起照

左邊是培根+胡椒,右邊是帕碼森+巴西里(巴西里吃不太出來,下次換過)

左邊是帕碼森+巴西里+酸奶油...大混戰就是,右邊是無鮮奶油只用酸奶油調整的成品

3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偶也想吃吃看>\\\\<

匿名 提到...

謝謝你跟我們分享的調酒專業知識
這資訊很受用呢! ^_^

也很喜歡這篇馬鈴薯泥的文章
叫我寫可能寫不到一百個字吧
能夠把馬鈴薯泥寫的這麼清楚實用
真是厲害

jetalpha 提到...

嗨,好久不見了,
沒想到你在這裡開版了啊^^

講到馬鈴薯,
我覺得用電鍋處理會簡單一點。

兩顆馬鈴薯連皮對切兩次成八塊,
放半碗水,蒸十五到二十分鐘,
開關切掉,微悶幾分鐘,
用叉子試看看有沒有透,有透就起鍋,
趁熱把皮搓掉,再接著你的做法下去弄。

我偏好趁熱拌上奶油、巴西利跟少許黑胡椒,
用湯匙壓成半泥半固體,然後冰上一晚夾土司吃,
視方便也可以混入青豆、火腿屑或是起士弄成沙拉吃這樣,
馬鈴薯真是太棒了^^"